< img height="1" width="1" style="display:none" src="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tr?id=227837385319147&ev=PageView&noscript=1" />

養生藥材與功用

  1. 玉竹 :其味甘,其性平,入肺、胃經,是一味常用的養陰、潤燥、除煩、止渴良藥
    《神農本草經》中即被列爲「上品」,並有「久服去面黑,好顔色,潤澤,輕身不老」的記載。 《本草拾遺》又說它「主聰明,調血氣,令人強壯」。《四聲本草》認為它能「補中益氣」。《本草綱目》記載:「玉竹性平味甘,柔潤可食。予每用治一切 不足之症,用代參芪,不寒不燥,大有殊功。」 《本草新編》「玉竹性純,其功甚緩,必須多服始妙。且玉竹補陰,必須人參補陽,則陰陽有既濟之妙,而所收之功用實奇。蓋人參得玉竹而益力,玉竹得人參而鼓勇也。」
     
  2. 黨蔘 : 性平味甘,以根入藥,含菊糖果糖蒲公英帖醇乙酸酯、木栓酮、棕櫚酸及多種胺基酸…達66種成分。
    《本草綱目》--《從新》:補中益氣,和脾胃,除煩渴。中氣微弱,用以調補,甚為平妥。
     
  3.  蓮須 :性平、味甘澀
    《本草綱目》:清心通腎,固精气,烏須髮, 悅顏色,益血,止血崩、吐血。《本草再新》:"清心肺之虛熱,解暑除煩,生津止渴。"
     
  4. 益母草 :味辛微苦、性涼
    李時珍曰:益母草根莖花葉實皆可用,若治血分風熱,明目調經,用子為良,若胎產瘡腫,消水行血,則可並用,蓋根莖花葉專於行,子則行中有補也。
     
  5.  杜仲 : 味甘微辛、性溫
    《本草綱目》記載杜仲:能潤肝燥、補肝虛、能補腎,故能治療腰痠背痛。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杜仲「主腰脊痛,補中益氣,堅筋骨,強志,久服輕身耐老」,可治療腰痠背痛、補元氣、固筋骨
     
  6. 麥門冬 :味甘、性平
    《神農本草經》中列為「上品」,主心腹結氣,傷中傷飽,胃脈絕,羸瘦,短氣。久服輕身不老不飢。」而「麥門冬」之名的由來,依照李時珍《本草綱目》所言:「麥鬚曰虋(音ㄇㄣ/),此草根似麥而有鬚,其葉如韭,凌冬不凋,故謂之麥虋冬。」
     
  7. 天門冬:味甘、苦,性寒, 主養陰潤燥,清肺生津
    《本草經》既有天門冬,又有麥門冬,謝靈運《山居賦》「二冬並稱而殊性,三建異形而同出」,二冬即謂天、麥門冬。
    李時珍云:「草之茂者為虋,俗作門,此草蔓茂,而功同麥門冬,故曰天門冬。」
     
  8. 香菇:
    香菇富含維生素B群、鐵、鉀、維生素D原(經日曬後可轉成維生素D),所含的養分維生素B群、維生素D原、多量鐵鉀等無機質可是十分的豐富呢!香菇含有多種礦物質及多量纖維質, 特別是對缺乏肉類營養素的素食者而言,香菇所含的營養成分更可彌補一般葉菜類所無法提供的維生素。
     
  9. 鮑魚菇:
    植物名,松茸科。是一種常食用的蕈苔類蔬菜。菇正面灰白色,反面乳白色或淡褐色。因形似鮑魚,故稱為「鮑魚菇」。鮑魚菇食性溫和,熱量低,多食有益健康。根據國外醫學研究,經常食用富含特殊「平菇素」的鮑魚菇,可以強化體質。
     
  10. 柳松菇:
    故鄉在日本,因為常叢生在松樹幹上而得名,又稱為柳松茸、柱狀田頭菇。以瓶子培養法栽培的柳松菇,算是新興食用菇。主要產地在台中縣石岡鄉金星區段,是民國七十五年自日本引進臺灣培育的新興食用菇類。柳松菇含維生素、礦物質、高纖維、低脂肪、高蛋白……等,提供人體所不能自製的八種必須胺基酸,包括一般穀類常缺乏的離胺酸及白胺酸。含大量纖維質久煮也不失其脆度,可剌激腸胃的蠕動消除便秘,熟調後不會失去咬勁,可用於烤、油炸、煮湯等料理。
     
  11. 杏鮑菇:
    又名鳳尾菇。屬於蠔菇家族的一員,產於南歐、北美地區及臺灣中部一帶,以太空包栽培法、塑膠瓶栽培法培製,有厚實而白的傘肉,具杏仁味,口感似鮑魚,所以有「杏仁鮑魚菇」的雅號。質地細膩滑Q,口感絕佳。
    柳松菇、杏鮑菇和鴻禧菇分別原產於日本、歐洲和中國等地,其營養成分不錯,蛋白質含量較一般蔬菜高 2 ~ 12 倍,含有極少量的脂肪、多種維生素、高量纖維質,更重要的是這三種美味的食用菇類所含的多醣體及蛋白質,皆可刺激人體血液中的免疫細胞分泌細胞激素。
     
  12. 金針菇:
    日常生活飲食中很常見的菇類食物,含多醣體和蛋白質。